国家公务员局 2025 年 10 月 14 日发布的公告,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 2026 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已正式启动,共计划招录 3.81 万人。
一、报名时间与方式
报名时间:2025 年 10 月 15 日 8:00 至 10 月 24 日 18:00报名入口:登录 “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 2026 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”(http://bm.scs.gov.cn/kl2026)进行网上报名。流程说明:
提交申请:需填写个人信息、选择职位(每人限报 1 个),并上传符合要求的证件照。
资格审查:10 月 15 日 8:00 至 10 月 26 日 18:00 期间,招录机关对报考申请进行审核。未通过者可在报名截止前改报其他职位。
报名确认与缴费:通过审查的考生需于 11 月 1 日 0:00 至 11 月 6 日 24:00 完成网上缴费(费用约 50-100 元 / 科),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人员可申请减免。
准考证打印:11 月 24 日 0:00 至 11 月 30 日 15:00 期间,登录专题网站下载打印准考证。
二、考试时间与科目
公共科目笔试:
行政职业能力测验:11 月 30 日上午 9:00-11:00(客观性试题,满分 100 分)。
申论:11 月 30 日下午 14:00-17:00(主观性试题,满分 100 分)。试卷分为 3 类,分别适用于中央机关及省级综合管理类、市地级及以下综合管理类、行政执法类职位。
专业科目笔试:
8 个非通用语职位(日、法、俄等):11 月 29 日下午 14:00-16:00 进行外语水平测试,成绩占笔试合成成绩的 50%。
金融监管总局、证监会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:11 月 29 日下午 14:00-16:00 加试专业科目,成绩占比分别为 50%、50%、30%。
考试地点:全国各直辖市、省会城市、自治区首府和部分城市同时举行,考生可在报名时选择考点城市。
三、重要政策调整与报考条件
年龄限制放宽:
一般考生年龄上限从 35 周岁调整为 38 周岁(1986 年 10 月至 2007 年 10 月出生)。
2026 年应届硕士、博士研究生放宽至 43 周岁以下(1981 年 10 月以后出生)。
突出政治标准:
行测单独设置 “政治理论” 部分,重点测查用党的创新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。考察环节强化政治素质、道德品行等方面审查。
基层导向与应届生倾斜:
约 2.6 万个计划面向应届高校毕业生,2.8 万个计划补充到县(区)级及以下直属机构,3000 余个计划定向招录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和退役大学生士兵。
艰苦边远地区基层职位可适当降低学历、专业门槛,但录用人员需最低服务 5 年。
其他限制条件:
现役军人、在读非应届生、在职公务员等不得报考;曾受刑事处罚、开除党籍或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者不得报考。
报考者需回避与本人有夫妻、直系血亲等关系的领导职位。
四、备考与选岗建议
科学备考策略:
行测重点突破 “政治理论”“资料分析” 等模块,申论结合时政热点提升分析能力。
报考特殊职位(如非通用语、公安)的考生需提前准备专业科目考试。
精准选岗技巧:
优先筛选与学历、专业、基层经历完全匹配的职位,减少竞争。例如 “计算机专业 + 应届生” 可重点关注标注 “限应届生” 的岗位。
谨慎选择 “招录 1 人”“竞争比例超 100:1” 的热门岗位,可考虑招录人数较多、竞争适中的岗位提高成功率。
关注岗位 “备注” 栏信息,如是否需体能测试、服务期限制等,避免因细节疏漏影响报考。
五、注意事项
诚信报考:提交材料须真实准确,伪造信息者将被取消资格并追究法律责任。
时间节点管理:建议尽早完成报名,避免最后两天网络拥堵或审核不通过导致无法改报。
官方信息渠道:最新动态请以 “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 2026 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” 及国家公务员局公告为准。
此次国考是近年来规模较大的一次招录,政策调整体现了对人才多元化需求和基层治理的重视。建议考生结合自身条件合理规划,积极备考,把握机遇。
本资讯来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